博通经史、诲人不倦的韩连琪先生 | 黄冕堂
人物简介
原 题 | 博通经史 诲人不倦——纪念韩连琪先生诞生90周年逝世10周年
1952年《文史哲》第一届编委合影,后排左二为韩连琪先生
韩连琪先生学识淹贯,文史兼攻,尤其擅长古文字学和先秦秦汉史,对古文献学、考古学、训话学和宋明理学等亦有所涉猎。先生晚年将全部心力倾注到古史考订和古文献诠释工作方面,还悉力研治简牍,如对秦简《编年纪》的校理,耗费时日甚多,厘正了该简牍中的许多讹错和缺漏。对于郭沫若先生的《管子集校》,先生读后发现许多纰漏,颇多异议,决定撰著《管子校释》一书,以弥补其不足。这些令人艳羡的名山之作未及竣工,先生便于1990年元月初溘然长逝。弥留之际,先生犹念念不忘历史系的发展,特遗嘱将自己半个多世纪收藏的珍贵字画全部捐献出来,以为奖励中青年教师和学子之用。
韩先生一生耕耘于祖国的教育和学术园地,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毕生默默奉献着,其道德文章、哲人风范,有许多值得我辈和一代一代青年学子总结继承者。
一、一生爱国和不断追求进步
二、博学精思,深根厚壅
前面说过,韩先生曾多年受业于丁山先生之门,并深受其青睐。而丁氏学术则是直接承袭清代“汉学”统绪的。在我与韩先生的数十年交往中,谈得最多的人物是顾炎武、黄宗羲、戴震、姚鼐,评议且赞誉最多的书是顾炎武的《日知录》、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姚鼐的《古文辞类纂》和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在论到“汉学”与“宋学”的得失时,虽然先生确认二者互有短长,但最终的和主要的仍是崇汉。为什么呢?先生曰:“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和郑玄的经训,因‘去古未远’”,且又严遵老辈师长,恪守家法,许多事都出于代代真传以至亲眼目睹,因此,较少臆测和传讹成分。”他又引黄宗羲和姚鼐的文章说:“读书当从六经而后史汉,而后韩欧诸大家。浸灌之久,由是发为诗文,始为正路。舍是,则旁蹊曲径矣。”又曰:为学应“以经术为渊源,以迁固欧曾为波澜”。而姚氏之学则主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不可一阙”。因此,在学习马列主义以前,先生的治学路子仍是我国传统的由经入史、以经纬史,熔经史文于一炉,综贯百家,上下千载。
其五,通读熟读若干部学术名著或基本典籍以为根本,然后逐步推开。阅读古典文献要有轻重缓急,要采用精读与博览结合的办法。为什么呢?因为学术名著和基本典籍内容精要,资料宏富集中,且讹错较少。有几部主要典籍烂熟于胸,将终身受用不尽。但任何学术名著和基本典籍,即使水平再高,由于时代或政治等多种原因,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有的缺陷还颇大。如《二十四史》蕴含了有关古代王朝政治、军事和典章制度等方面的详备内容,却缺少社会下层的各种资料。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在重点阅读若干要籍的同时,还必须加以博览。70年代末,韩先生在指导一位青年教师治秦汉史时,第一步教其通读《史记》《汉书》,每天读一卷或两卷,不能一目十行,更不能跳跃式地读,还要边读边作笔记,之后要定期接受检查、考问。这便是精读若干要籍的实践。这位青年现在已步入中年,并已改治史学史,晋升了教授。十年前,她写过一篇《评〈汉书〉李贤注》的文章,送到省史学会评奖,许多老学者都深为她如此谙熟《汉书》而感到惊异。由此可见,青年治学,熟读若干要籍以打好根基,是十分必要的。
三、厚积薄发,力戒浮名苟得
老一辈史家绝大多数都是崇尊汉学并以绍述其统绪自期的,汉学家给后人留下了极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韩先生在继承这个好传统方面,正为我们树立了一种新的仪型和风范。他在学术上的具体表现是:
其一,不轻率立论,也就是在学术问题尤其在重大学术悬案上力主深入、反复、全面的长期钻研,不到瓜熟蒂落,决不草率勉强地下结论。韩先生对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态度和意见便可以典型地说明这个问题。古史分期问题在新中国诞生不久和《文史哲》创刊之初便开始了讨论。当时有许多初学入门的青年乃至某些根本不治史学的教授都一齐参加了进来,大谈这个论、那个论,喋喋不休。韩先生是专研先秦两汉史的,不仅熟悉典籍资料,而且懂甲骨文、金文,按理说他对此至少是最有发言权者之一。可是无论会内会外,他总是采取多提问题、少下结论的极慎重态度。直至1986年,在其《先秦两汉史论丛》的《后记》中,仍只表示自己倾向于魏晋封建论,但两汉问题复杂,究属何种社会,很难确切论断。
其三,清贫度日,实过于名,怡然自得。韩先生学问博大,才华横溢,贡献良多,但声誉与实绩却并不相称。50年代初,先生与数位齐鲁大学教师转入山大历史系时,其职称是最低的一位。但其学问却获得了当时系内所有名教授的一致好评,并普遍为此不公平现象而议论过。其后历次晋升职称,先生也总是平心静气处之,顺其自然,决不强求。此次为先生写纪念文章,还使我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困难。为了解先生生平历史,我原以为从现在多如牛毛的人名辞典和报刊文稿上必可找到若干材料。检阅的结果却令人失望,几乎系内所有老辈、同辈以至晚辈的同行都可以或多或少地找到些记载,唯独韩先生无片言只语可资凭借。究其原因,还是由于韩先生淡泊名利造成的。根据其家人介绍,先生生前曾收到过许多来信,约其写稿介绍自己,都被他拒绝了,认为写这种应景文字毫无意义。就家境看,韩先生始终是全系最为清贫的。直至1990年谢世,其家内全部存款仅有600元。在声色货利、声光流显的强大诱惑面前,如顾炎武、戴震所叹,多少人被其所迷,多少人受其影响,但韩先生却始终不为所动,依旧砥节砺操,潜心研究,勤学终老,其特立独行,令人肃然起敬。
我国高校条例规定:高等学校的任务是以教学为主,建立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这就昭示着高校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学和培养人才,科研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可是,由于种种原因,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仍是比较普遍。但韩先生与此种倾向无缘,对待一切教学乃至行政工作都极其严肃认真。他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全身心备课,且能循循善诱、严格督导而不知疲倦,形成了自己教书育人的显著特点和优点。韩先生跨进山大校门时,其职称仅是讲师,但他接受教学任务,却是与王仲荦、张维华等名教授采用接力方式开设“《中国通史》”课程,且打头炮讲授先秦史。先秦史是最难研究和讲授的,原来一直由童书业教授担任。童先生虽然教学水平极高,效果也极好,但一直没有写出过讲义。因此,开设先秦史课程,无论对谁,都是个很大的挑战。韩先生不仅勇于迎接挑战,积极承担了这项艰巨任务,而且付出了极大心血,赶在开课前,写出了山大历史系第一部高水平的30万字的讲义。如前面所说,系内所有名教授都对韩先生的学问给予好评,《先秦史讲义》则是重要因素之一。其后,韩先生上课,我一直在随堂听课作辅导,直接从学生方面了解情况甚多,无论是教学态度还是教学内容、效果,学生都十分满意。后来,韩先生指导研究生或进修生,也总是一如既往,满腔热情,全力以赴,认真负责到底。
随附:韩连琪先生学术自述:
性别:男 民族:汉
出生年月日:1909年12月16日
出生地:山东安邱
祖籍:同上
职务和职称: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历任山大历史系付主任,古史研究室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秦汉史研究会顾问,中国农民战争史学会理事。山东地方志编委会顾问,山东地方志学会副会长,山东史学会顾问,《文史哲》编委会编委等职。
主要社会履历: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华东大学中文系讲师,齐鲁大学历史系讲师,山东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教授
学历和主要学术活动经历:1934年—1937年在丁山师指导下编辑《殷周金石文字汇编》,已脱稿,不幸抗战暴发,原稿因展转迁移,不幸遗失,未得出版。1987年曾以所著《先秦两汉史论丛》一书获得山东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一等奖。
研究领域和方向:先秦两汉史,特别是这一时代的土地制度和剥削制度史。余外曾专门对《管子》进行过系统深入的研究,二十年来即着手在郭沫若等所著《管子集校》的基础上,曾致力从事《管子校释》的著作,以补其所未备,纠正其谬误。惜年来多病,能否完成,尚不可必。
学术成就:著有《先秦两汉史论丛》,1986年齐鲁书社出版,字数为三十八万二千字。其他论文三十余篇。
代表性的学术思想:系统全面的研究了先秦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特别是在土地制度和剥削制度更(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古史分期方面提出中国的奴隶社会,不是开始于夏禹或启,而是开始于少康和杼。一直到商、西周、春秋,是我国的低级奴隶社会,并提出夏商周的井田制即农村公社;而从周宣王到春秋时的书社,则是后期的农村公社。到战国时代以后,我认为是作为农村公社破坏,奴隶制发展,并认为在战国时代,封建的生产关系并没有形成,是属于具有我国特点的发展奴隶社会。对两汉时期,我在论述中还只单纯地论述了它的土地制度和剥削制度的具体史实,在西汉我只强调了在这一时期奴隶的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东汉时,我强调了庄园制的形成、客的身份的低落、徒附与部曲的出现,乃是一种封建的生产关系。到魏晋南北朝时,更得到充分的发展。显然,我是倾向到魏晋南北朝时,我国才进入封建社会关系的,虽然它还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作[进]一步细致深入的研究。其中属于首先提出的创见,如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少康和杼,书社是春秋时代的晚期农村公社制度;对汉代的田租、口赋和徭役的剥削,是我国最早进行系统的全面研究的,直到现在史学界无论赞成或提出商榷的意见,还大都是从这篇文章(《汉代的田租、口赋和徭役》)作为起点。
学术上的师承和社会影响以及国外评价:我的祖父和父亲都对于史学有较深的研究,我是秉承了家学的。长大后对我影响最大、受益最大的[是]丁山师。我最早所作的《殷周金石文字汇编》就是由他指导的,虽然这部书因为抗战暴发,没有出版就遗失。我的论文中以《汉代的田租、口赋和徭役》影响最大,直到现在无论赞成和商榷的意见文章,大多以此文的(为)讨论的起点。又多数论文被转载于《人民大学历史参考资料》,少数论文为《新华月报》所摘录转载,余外苏联和日本对某些论文曾摘录其要点。(孙齐提供)
往期精选
《文史哲》2021年第4期目录/摘要
后现代之后,宏观史研究该如何重启?| 郭震旦
你听到的“牛郎织女”是哪个版本?